2017/04/17

空氣鳳梨種植 (花友自述怎麽養)


  最近看到好多的同學空氣鳳梨掛了,覺得…唉……說實在養空鳳出道的時間並不是特別的長,寫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短短累積的經驗。特別聲明:本人所在地為上海,養護方式比較適合江浙滬一帶同學,其他地方僅供參考,另外本人不是露天或室外野放的養殖,完全是在室內哦~

  1、到手篇

  當你滿懷喜悅收到這些小東西的時候,請記住她們也是“最虛弱”的時候。

  對待她們的方式取決於你的賣家,如果是團購的話,從美洲大陸到賣家到快遞一路顛簸過來,這時候的她們真的很虛弱,你只能先噴噴水到葉面微濕,或是丟到一盆水裏粘濕後立刻拿起甩一甩,之後放到明亮(白天不能有直射的陽光)通風涼快的地方即可,兩三天重覆同樣的對待方式,約一星期後再恢覆到一般的養護方式;如果你的賣家是國內的養殖戶或是愛好者,基本上不用太顧慮,直接像一般的養護方法對待吧(除非這個快遞實在有夠慢)。

  所以同學門在買之前先問問賣家貨源會比較有底。

  註意事項:

  >到手的空鳳先看看葉心是否完好,如果是發黑發褐,或是基部輕壓的感覺是微軟,那就得小心了,趕緊反映給賣家吧!

  >現在買(賣)空風大部分是在淘寶居多,建議新手在買空風時候慎選賣家,如果大部分是網路的美圖(先用這個毒你一下)而缺少實物對比圖的話,那自己就得先考慮考慮了,畢竟國內的山寨版太多。

  新手常見的誤區:

  對於剛到手的空鳳別抱太大的期望,或許對你來說是個打擊!說實在的真的真的很難看;大家在買的時候都是被海量的空鳳美圖所中毒,殊不知這些都是玩家門多年養護的成果;別羨慕,沒有個三五年的過程,是達不到這個高度的。

  別抱怨鳳鳳怎麽這麽小?很多鳳鳳是很小的,美圖是不會有參照物的,如果對空鳳不是太了解,買的時候記得看有對比的實物圖(公子這邊都會有的)。

  基部顏色有點發褐色,這是正常的現象,少數空鳳會有如此的特征,如:XX第一。

  空鳳怎麽不見長?別對這個小東西有太高的期望,空鳳只有在適應你的環境之後才會開始成長;半年是個關鍵的時間點,為何這麽說?一般從美國進口空鳳的時間點是春天及秋天,春天還好,正好是生長的時間,可以一直成長到秋天 ,冬天太冷的地區就不見長了;而秋天買的話比較尷尬,養沒多久就入冬了;通常空風在半年的時間裏,你才會發現明顯的變化,譬如:新長出的葉子顏色比較嫩綠、空鳳明顯的變長,運氣好的話遇見開花。

  屁股不正,媽的!這是那門子的話!小弟買到的都是如此*……%#@,你要是想要不歪的話,先從歪屁股養起,等生了側芽之後好好照料,分株的時候就真的可以從眾多的側芽中找到一顆不歪的。

  2、四季養護須知

  春季:

  經過漫長的冬季(上海冬天還是蠻冷的),空鳳又回到了生長的季節;我的春季是3月到5月,這個時候的溫度適宜,陽光是溫暖柔和的,只要不超過28度C,不管什麽品種都可以擁有直射光的照耀(3-4月給個全日照也無所謂,5月的時候看溫度),如果真的擔心的話,至少有半天的時間是能接受的,澆水嘛,室外通風的話可以一天-兩天-三天一次(隨便你啦!只要通風無所謂),室內的話看通風的狀況,通常我是兩天-三天一次。

  夏季:

  6到8月,最最最小心的季節,6月的時候如果溫度還不是太熱的話,其實還是可以有半天的直射光的,到了動輒36度以上的盛夏時分,建議有個遮蔭的散光,直射光最好在早上10點之前結束。再來是澆水,許多空鳳不是幹死的,而是在高溫的時候澆水悶死所致;空鳳有百分只90以上是CAM植物,意思就是白天氣孔是關閉的,到了晚上才打開氣孔,“記住”在白天的高溫下,到了太陽下山這段時間,空鳳的體溫是非常高的,所以首先她們需要的是散熱,而不是水,如同你做完激烈的運動後,你的身體毛細孔全部打開來散熱,你需要大口的呼吸,而這時候大口喝水或是立刻沖個冷水澡對身體是不利的;相同的道理,在這時候給水的話,空鳳反而容易因此而陣亡;我會在9點以後才給空鳳澆水(如果溫度不是太高,可以提早),而夏季因為蒸騰作用的影響,空鳳對於水的需求又特別的大,因為水可以幫助在蒸騰作用下流失的水分以及降低空鳳植株的溫度,所以我一般一天到兩天澆水一次,也可以在一天澆兩次的水,但是一次的水量不要太多,可以等蒸發後再澆次水,但是不建議在這個季節泡水2個小時以上,因為通風也沒用的,主要是溫度太高容易悶死。切記夏季的高溫與給水的時機,以保空鳳長久平安是養風最重的課題。

  秋季:

  9-11月,空鳳又回到生長的季節,但是九月的陽光還是蠻強烈的,在高溫的時候還是在澆水及光照上需要註意點,以免發生和夏季一樣的狀況哦!秋季比較幹爽,所以澆水可以兩天一次(或固定一星期三次),有些品種葉心容易積水,但是沒有關系,反正這時候的溫度不是太高(10月及11月),但是註意不要超過兩天以上;如果要泡水的話,不要超過六個小時。而且春季及秋季的空鳳最適合養殖在室外了;我在這個時候會把一部分的品種放在*****的室外機上面,天天澆水,放心好了不會掛掉,只要通風,一下子就幹了,水少了還會幹尖,因為被風吹的。

  冬季:

  12-2月,上海這時候是最冷的,部分品種全天的直射光也沒關系,她們這時最需要溫暖的了,放在室內的陽台或是明亮的地方,否則在低溫之下全部都裝蒜,至少室內還溫暖點,她們還是會生長的,只是比其他季節慢很多很多;註意別因為這個季節她們長得慢而多澆水,冬季溫度低,空氣是凝結的,沒有什麽對流,所以水分蒸發很慢;大家在冬天曬衣服不容易幹就明白了,所以3-4天澆水一次(我固定一星期兩次),你會發現晚上澆水到了白天還沒有完全幹透,不過沒關系,溫度有夠低的,太陽曬曬也無所謂。還有冬天如果溫度太低的話,我反而建議可以在白天的時候澆水哦!但需要註意的是,有些品種最好不要在冬天長時間積水,如旋風木柄,萬汗精靈,貝吉,狐貍尾.....等等,否則某些部分會爛掉(通常是下半部),就造成越養越短的現象。

  以上的四季養護法只是概論,還是得看你環境的狀況來調整。

  3、我的澆水法

  噴水:

  頻率非常非常的低,只有在冬季的時候會采用,夏天的時候偶爾噴噴來降低一下溫度;噴水如果控制不好,容易在葉心以及葉子基部積水不易發現,反而容易爛心,而且噴水時蒸發的比吸收的多,噴少沒效果,噴多了容易產生上述的現象。

  泡水:

  大約7-10天執行一次,依照季節的不同來改變時間的長短;春季4個小時以內,夏季不會超過2個小時,秋季最多6個小時結束,冬季2個小時結束。註意夏季的泡水時機,高溫下就小心點;當然理論上空鳳是可以泡8個小時以上的。

  過水法:

  這是我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準備一桶水,拿起空鳳放到水裏晃一晃;就像是在吃火鍋是涮肉片一樣,直到空鳳的葉子完全濕透,銀灰色葉子的空鳳很容易看出來,當葉子由銀灰色變成灰綠色的時候,就可以撈出來輕輕的甩一甩,或是先倒掛一下,等水瀝出後再放正歸位即可。

  下雨天可以澆水嗎?

  答案是肯定的,有些人的空鳳是野放的或是放在室外露天的地方養殖,難道下雨的時候去收進室內或是幫她們撐傘?空鳳是大自然的植物,不要怕下雨天澆水,如果隔天是好天的話,盡量去淋雨或是澆水吧!

  到底是白天澆水或是晚上澆水?

  這個問題之前大家在論壇上面也爭論已久,我曾經做過一個嘗試, 大家也可以去實踐一下,拿一顆比較缺水的電卷(瑞達也可以),在白天給她泡水後,你會發現空鳳的葉子是舒展開來的,這是葉子吃水的現象,空鳳也不會有事,所以這個問題無解;但是記住一個原則,不要在白天高溫的時候澆水或泡水,否則必掛!

  4、空鳳的固定:

  我用的膠水有兩種:

  一種是TAMIYA的果凍瞬間膠,好處是用的面積很小就可以將空鳳固定,也不像一般的502瞬間膠流的到處都是;我曾經用這種膠水拿小精靈粘在鋁線上。

  另外一種叫做E6000,便宜又大碗的家夥(容量有110ml,前者才3g,價格一樣),它是用來粘手機上的水鉆的,所以是常溫的濃愁膠狀液體,不像熱溶膠要高溫融化(傷了小鳳而且遇水即脫),拿來粘木頭是最好的選擇,而且神奇的如果根被膠水粘上後還能繼續生長,說明了它對空鳳是無害的(或是低毒的)。

  5、後續補充:

  澆水

  但是你必須保證在下次澆水之前它完全幹透,這就要求有充足的陽光和良好的通風條件,以保證澆水後四小時內植株能完全幹透,最好是在上午澆水,這樣就能保證它們在夜間是幹透的。

  澆水時間表:

  你的植株要經常澆水,至少一周2-3次,噴霧並不能滿足其需要,它們需要噴水(可以從下或從上開始),象雨水一樣浸透的水分供應至少一周2次,最直接的方式是將它們放在盆或桶內浸泡,如果辦不到,可以用一個膠管把你的植株完全淋濕,鐵蘭喜歡1-2周浸泡一次水(帶有花苞的浸泡數秒即可,不要損傷到花瓣,如果你要外出一段時間就要事先給予充足的水分,註意不要損傷花朵)。在比較幹燥的屋內,辦公室或其他地方就需要為其提供較多的水分,如果你的植株比較幹燥(觀測葉片和基本構造),在缺水時你要及時的供應水分,這樣做不會對它們造成傷害。

  檢查被忽略的植株:

  如果你的植株已經變得幹枯或被忽略了,如果它們還帶有任何的綠葉不要扔掉它們,可以將它浸泡在水中12小時,然後在接下來的三天裏每天浸泡4小時,然後給予良好的水分供應,植株可以重新覆蘇,並且一些損傷的葉子還會生出很多比較好的幼芽來,要照看好這些幼芽。

  度假:

  如果你要去度假(不超過一個月),出發前幾天可以每天浸泡植株4小時,連續三天,到出發的前一天浸泡12小時,然後把它們置放在比較遮蔭的地方(不是黑暗的地方),然後便可以放心的去度假了,當你回來的時候,這些植株的葉片或許有些損傷甚至會脫水,你可以把它浸泡在水中12小時,隨後的2-3天每天浸泡4小時,然後進行常規的水分管理,你的植株將會重新恢覆活力,你的植株在你度假的時候會進入休眠狀態,所以你給與好的水分條件,它自然會蘇醒過來,恢覆活力。

  如果你要外出幾個月,而你鐵蘭放置的地方正是嚴寒持續幾個月的地方,你自己的噴水系統會為你的植株提供水分(註意這個放置的地方必須是明亮或者有點遮蔭),如果沒有這樣的地方,你可以用一個破傘制作一個遮蔭的房子(不要用黑色的傘),我們在佛羅裏達州種植的鐵蘭一般是放在50%的遮蔭網下,並用一個電池動力的定時澆水系統,我們從來沒遇到過什麽問題,,這些電池的電力足以在我們外出的時候維持運轉,我們不需要其他人的幫忙,並且回來後發行我們又多了很多新的小幼株。

  鐵蘭的花:

  早先提到鐵蘭一生只開一次花。一旦這些花開始枯萎,我建議你剪掉這些枯萎的花梗,這樣會加速分株苗的產生。大多數的品種(不是全部)在花後一到兩個月就開始萌發分株苗,當這些分株苗開始萌動是你可以觀察植株底部的葉子,它們開始變的松動,好像要枯萎狀,不要去處這些葉片(如果太不好看可以修剪一下),這葉片是你的小芽的開始部位,如果你去掉了這些葉片等於說是去掉了即將萌發的小芽,剛開始的時候它們會非常的小,你可能看不到它們,直到幾周或幾月後它們才出現,這要看品種的特性。

  分割小芽:

  大多數的人不願意分去小芽,這樣的話植株看上去會很叢生和大塊。如果植株上叢生的葉片開始幹枯,請輕輕的去掉這些枯葉,如果不容易去掉,說明它還沒有死亡,可以修剪一下那個幹枯的部位。如果你完全分離這些枯葉,這裂口會重新被其他的植株覆蓋。

  如果你確定要分掉分株苗,你要等到它們長到母株的1/2或1/3時在進行,因為這時候它們才能單獨的存活下去。你拿住母株把分株苗向下輕輕一掰就可以了,很少的品種在分株的時候需要使用很大的力氣。不要丟掉母株,用不了多久它們會產生更多的分株苗給你,通常花後它們會存活幾年。

  鐵蘭的花期有多長?

  鐵蘭一生只開一次花,但是這並沒有結束,它可以產生更多的分株,它可以產生1-12個分株苗(有些品種可以產生60個分株苗)。

  鐵蘭來自哪裏?

  大多數的品種來之美國的南部和部分地區。

  我該怎樣澆水?

  把水澆在植株上就可以了,你要保證水浸到植株的表面,但是生長點要除外。澆水後植株應該看上去象淋過雨水一樣。

原文出處: http://www.yuhuagu.com/jiating/2013/1114/9730.html

空氣鳳梨發黑-健康檢查方法

空氣鳳梨(Air Plant)發黑還能救嗎?

空氣鳳梨可隨意懸掛或擺放,不用泥土就可以養活了。
看似很簡單,但要養好空氣鳳梨,首要是通風,澆完水若殘留水分,又曬太陽的話很容易死的。
但我偏偏把它放了在通風不良的地方。(後悔中!!)

話說回來,如果你的空氣鳳梨發黑了,可以參考一下以下方法:

葉尖枯黑:通常是因為自然衰老形成的,不要緊的。

外層葉子枯黑,而且微微爛掉脫落:可能是曬傷了的部分。請更換空氣鳳梨的擺放位置,以免再讓太陽曬傷。

根部發黑:撥開葉子看看梗,如果發黑而且鬆動,那再過幾天就會開始爛和脫落...爛心基本就沒救了。(我的情況T^T)


最後,如果您的空氣鳳梨符合以下其中之一的特徵,便已代表死亡:

  • 底部的莖已黑掉或軟爛
  • 從頂端葉子往下層葉子逐層輕輕一拔都輕易散落
  • 全株乾枯

2017/04/05

邊緣人格障礙測試、原因及治療方法

邊緣性人格疾患的臨床定義

下列的診斷標準經採用後證實,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案例中,有效區別出邊緣性人格疾患與其他病症的不同。求診者的症狀若符合以下八項標準中的五項或五項以上時,即可診斷為具有邊緣性人格疾患:

標準一:人際關係緊張且不穩定,對人的態度極端而又反覆無常(如對某人的觀感從過份理想化轉變成鄙視,或是從過度依賴,轉而規避或自我孤立),並明顯表現出操控他人的企圖。

邊緣性人格疾患患者之所以有著不穩定的人際關係,與本身無法承受別離而又害怕親密息息相關。典型的患者是依賴的、黏人的、理想化的,直到愛人、伴侶或朋友開始拒絕或阻撓他們的需求,患者的反彈又成了另一種極端──貶抑對方、抗拒親密關係,並一味逃避。患者一方面期望與他人緊密結合、被人照顧,但另一方面,又害怕捲入親密的關係,而這兩種心態間衝突不斷。對邊緣性人格疾患患者而言,處在親密的關係,意味著得抹煞獨立的人格,喪失自主性,就好像自己會消失不見了。他們渴望與人親密,以消弭空虛無聊的情緒,但又恐懼親密,認為會剝奪自信與獨立,於是在渴望和恐懼之間來回擺盪。

邊緣性人格疾患的患者缺乏「客體恆常」(object constancy)的概念,也就是說,患者無法理解每個人雖然都是複雜的個體,依然可以以一貫的態度來對待。邊緣性人格疾患患者與他人相處時,根據的是最近一次接觸的經驗來決定應對的態度,而不像一般人之間的交往,是隨時間累積的過程,交情是奠基在更廣的基礎上,且每次都以一貫的態度應對。由於邊緣人格者每一回對待同一個人時,總是把對方當成剛剛結識的人,因此對對方的觀感常常改變。

標準二:衝動下作出可能有害自己的行為;例如藥物濫用、性濫交、賭博、偷竊、過度花費、過量飲食、厭食症或暴食症等。

邊緣人格者的行為可能出其不意並且互相矛盾,這是因為他們的行為通常導因於短暫而強烈的感受──反映的是獨立而互不連結的瞬間經驗。當下這一刻是獨立存在的,與過去的經驗無關,也與未來的展望無關。對患者來說,沒有所謂的歷史模式、一貫性或可預測性這類的概念,因此他們會一再地重蹈覆轍。

標準三:情緒不穩定:心情起伏顯著,突然變為沮喪、易怒、焦慮;持續的時間通常不超過幾個小時,很少有超過幾天的情形。

邊緣人格者的情緒經常莫名其妙地轉變,過程為時甚短,常常只有幾個小時。他們的情緒基礎通常並不是平靜的、自制的,比較常見的狀況要不是過於亢奮、無法自制,要不就是處在悲觀的、譏諷的、抑鬱的情境中。

標準四:不當的震怒,無法控制怒氣,例如經常脾氣暴躁、持續憤怒、不時與人起肢體衝突。

邊緣人格者突發的憤怒不僅出人意料,也令人恐懼。一點點不順心都能讓患者怒氣沖天。家庭爭執可能嚴重到拿著菜刀互相追逐,氣得亂砸盤子也是典型的發洩方式。患者可能因一件特定(且常是無足輕重)的事而被冒犯,但熊熊怒火所燃燒的,其實是他們在害怕失望、害怕遭人遺棄的心態下,蓄積已久的恐懼。

標準五:重覆有自殺的舉動或以自殺要脅,或者一再發生自傷的行為。

以自殺威脅或採取自殺的行動是邊緣人格的特徵──這反映了邊緣人格者極度憂鬱、無助的傾向,以及具有控制他人的慾望。

而在所有心理疾患中,自傷與邊緣人格最為相關,患者可能在自己的生殖器、四肢、軀幹上造成傷痕。有自傷傾向的邊緣人格者,他們的身體就好比一張地圖,身上的傷疤就是自己在地圖上標示的記號。常見的工具包括剃刀、剪刀、指甲和點燃的菸頭;患者也可能以嗑藥、酗酒或暴食作為傷害自己的方法。

標準六:在自我認同上持續有著明顯的困擾,以下項目中至少有兩項自我定位不明確:自我形象、性別取向、長期目標或職業選擇、喜好交往的朋友類型、價值偏好。

邊緣人格者缺乏一貫的自我認同感,就像他們對他人也沒有一致的觀感一樣。邊緣人格者不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程度的聰明、魅力、敏感等特質,反而覺得這些特質是相對的,是必須不斷與他人比較之下贏得的。比方說,患者可能只有在參加了正式的智商測驗後,才會根據成績認定自己是聰明的,但到了第二天,當他犯了一件「傻瓜才會犯的錯」,他便會改變看法,認為自己很「愚蠢」。又比方說,女性邊緣人格者可能認為自己很有吸引力,直到患者看到了一位她認為比自己更漂亮的女性,那時她又會覺得自己很醜。

標準七:長期感覺空虛與無聊。

邊緣人格者由於缺乏核心的自我認同感,特別難以忍受孤獨,因此想方設法填滿內心的「空洞」。根據許多邊緣人格者的描述,他們的感受就好像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 , 1904~1991)在《A Sort of Life》中所描述的一種肉體上的感受:「腦袋裡無聊的感受,像是汽球一樣愈脹愈大,在頭顱中形成一股壓力;有時候我很害怕,一旦汽球爆裂,我也將失去理智。」

標準八:不論是真的會被人拋棄還是純屬想像,想盡辦法要避免被人拋棄。

就像嬰孩無法分辨母親是暫時離開了還是永遠消失了,短暫的獨處在邊緣人格者感覺上,就像自己永遠被孤立一般。因此,當患者遭重要的人離棄,或預期將被人拋棄時,會產生嚴重的憂鬱,之後會對這個世界感到憤怒(或者對身旁任何人生氣),認為是別人剝奪了自己最基本的需求。

除了這八項定義邊緣性人格疾患的標準以外,甘德遜也提出了第九項標準──短暫的精神病發作(brief psychotic experiences。編註:此書於1989年出版,當時《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尚未出版,所以作者參照的是第三版,也就還沒有將第九項標準納入診斷)。當邊緣人格者面對極大的壓力,或是處於非常混亂的情況時,可能有短暫性的精神異常(psychotic)。例如,精神科醫師有時在傳統的精神分析療程中,觀察到患者精神病發的症狀。邊緣人格者的精神病發通常為時很短,與平時的狀況極為不同,此外,精神病發對邊緣人格病患而言,是較為激烈恐怖的經驗。邊緣人格者最常見的精神異常是虛幻的感受和妄想的錯亂。

心理衛生專業人員確實認為,邊緣性人格疾患已是現今常見的精神性疾患之一。專業醫療人員必須要能辨別邊緣人格的特徵,以期有效醫治人數眾多的病患。非專業人員也必須能辨識這些特徵,才能對那些與自己共享生活的親友有更多的了解。

(本文摘自《愛你,想你,恨你》一書)

內心滿是空洞的人——邊緣性人格障礙


邊緣性人格障礙被認為這是一種較難治癒的嚴重的精神疾病。然而事實上,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就生活在我們身邊,很可能你身邊的某位同學、同事或朋友,就是邊緣性人格障礙。如果我這樣說,會不會立刻引起你的恐慌呢?其實大可不必,如果說要恐慌,也輪不著路人甲。

在幾種常見的人格障礙里,只有「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才會對他人和外界有攻擊性(這個很可怕),而其餘的幾種人格障礙,比如強迫性人格障礙、偏執性人格障礙等,通常只是對自己有很大的攻擊性。邊緣性人格障礙卻有一定特殊性,它介於二者之間。但即便如此你還是不用擔心你的同學或同事會對你進行攻擊,因為他們僅僅對自己和自己所愛的人才會有攻擊性。如果你們只是一般的社交關係,他們往往都會對你非常禮貌周到,工作上也很出色,並且聰明,口齒伶俐,有才華,有些人看起來還很幽默大方,他們在日常生活的行為舉止,看起來與常人無異。

為什麼會這樣呢?

讓我們來看看這個病症的命名:「邊緣性」人格障礙,邊緣性,意思是說它介於病與非病之間,通俗來講,這個定義的解釋是:看起來像是沒病,然而實質上卻又有病。

邊緣性人格障礙,到底是不是有病呢?他們怎麼就有病了?以下是醫學上對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表征描述:根據最新版的《DSM-IV-TR》的定義,的主要徵狀如下:

1、瘋狂努力以避免真實或想像中的被放棄。

2、不穩定且緊張的人際關係模式,特徵為變換在過度理想化及否定其價值兩極端之間。

3、認同障礙:自體形象(self image )或自體感受(sense of self)持續明顯不穩定。

4、至少兩方面可能導致自我傷害的衝動行為。

5、一再自殺的行為、姿態、威脅,或自傷行為.

6、由於心情過度易於反應,情感表現不穩定。

7、長期感到空虛。

8、不合宜且強烈的憤怒,或對憤怒難以控制。

說白了,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內心總是有極度的、異常的恐懼被拋棄的感覺,由於太恐懼自己被拋棄,以至於她常常幻想自己被拋棄的場景,然後就真的以為自己被拋棄了(那一刻她會堅信即便現在沒有被拋棄,不久也一定會被拋棄),就開始大哭,放任自己的情緒,會做一些歇斯底里的事情,以改變「被拋棄的結局」——此時她們的伴侶就遭殃了。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很大的一個問題是自我認同的障礙,也就是說她時而覺得自己像明星一般優秀得光芒萬丈,時而又覺得自己差得像狗屎一般一文不值,並由於這樣反覆的差異過大的自我認同,導致她時而自信時而自卑,時而自尊自愛時而自暴自棄,讓身邊的人,尤其是她的愛人產生很大的不適。同時她們常常分不清自己的真實感受與想像出來的場景導致的感受的分別,她們也不相信自己的感受,明明對某事的感覺非常不好,卻認為這是應該的,正常的,還是會繼續去做那件事,但事後又感到很大的痛苦,並且往往那痛苦已經超出常人能理解的範圍。之所以心理醫生、精神科醫師會認為邊緣性人格障礙很可怕,是因為邊緣性人格的人常常會用自殺去威脅最親近的人,而作為她們最親近的人之一,心理醫生往往是最常被威脅的人。但眾所周知的是,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之所以要用自殺來威脅最親近的人,她不過就是要用這種瘋狂的行為來證明:「你是愛我的,你是重視我的,我對你來說是重要的」這件事,然而對於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來說,只有一次的證明是不夠的,你必須要一遍一遍地證明,一直證明到讓我的內心相信為止,只要我的內心還沒有相信,你就必須要不停地證明。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情緒極度不穩定,她們可能上一刻還在喜笑顏開,一分鐘過後就開始痛哭流涕,感受到極度的悲傷或憤怒,她們往往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到了負面情緒來到的那一刻,她們往往是任由那情緒對自己的控制,瘋了一般地把想做的事情和想說的話,一股腦都給倒出去而不顧後果。當然事後等她們清醒過來,又會覺得很懊惱自己的行為,可是下一次她又會繼續那樣做。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在愛情中,最常表現出來的就是反覆無常,她們對愛有著一種近乎饑渴般的渴望,所以常常會奮不顧身地、像飛蛾撲火般地撲到她認為的愛情中去。然而當這段感情趨於穩定,她就會開始患得患失,既怕靠得太近會遭受被拋棄的痛苦,又怕離得太遠讓她感受不到愛意,所以就會表現出分分合合:當你離她近了,她會想辦法推開你(吵鬧、要求分手、出軌等),可是當你離她遠一些,她又會拉你回來(哭泣、哀求、保證愛你)。如此這般的,會讓她們的愛人感到非常困擾。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常常體會到極強的負面情緒,而她們在與這些負面情緒的相處方面,商數幾乎為零,因此她們最親近的人,親人和愛人,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
她們的病從何來?

有一部分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會警惕自己的狀態,在一次又一次的歇斯底里中,發現自己的情緒常常處在一種邊緣性的狀態,因而決定要改變,然而這改變之路是漫長和艱難的。因為和其他人格障礙一樣,邊緣性人格障礙往往也是和人格特質有很大關係(人格特質是天生的,很穩定的,後天很難改變),當然我認為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與童年經歷的關係也非常大。

什麼樣的童年經歷會導致邊緣性人格障礙呢?

1、童年曾遭遇過性侵犯,而當時又沒有被很好的處理,成年後患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機率就會大增。

2、童年期父母離異,或者有被親人遺棄的經歷;

3、童年期曾有很長一段時間,處在感覺與身體的分離狀態,即內心感覺是一種狀態,然而身體和行為卻是另一種狀態,兩種狀態是分離的,即心理學所說的「抽離」狀態;

4、童年期曾經歷主要親人死亡,且那死亡對自己的衝擊非常大;

5、童年期曾長期主動或被動介入父母的關係,成為隱形的「第三者」。

6、童年期被主要親人虐待,身體、精神或性虐待都可導致成年後的精神問題。

7、主要撫養人情緒極其不穩定,當事人無從預測撫養人的行為反應,從而內心分裂;

8、其他的創傷經歷。

當然,這裡有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同樣都是在關鍵的成長期遭遇重大的成長事件,比如父母離異、虐待、親人死亡等,對於有些孩子的影響就會微乎其微,而對另一些孩子的影響卻是終生的,所以不見得所有小時候經歷過以上事件的人,成年後都會遇到精神或心理問題,這還取決於生活事件經歷者本身:
1)他天生的人格特質;

2)他當時發展出來的應對方式;

3)以及成年後他自身做出的選擇。

生活事件本身的發生是無法改變的,而以上三點的不同,卻決定了不同的發展結果。

我們該怎麼辦?

闡述了那麼多,也許你會問:如果我的男/女朋友就是邊緣性人格障礙,我該怎麼辦呢?

值得一提的是,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都非常聰明,大多數人都會有著敏銳的嗅覺,他們往往會在人群里挑出最好的男人或女人來作為她們的伴侶,所以一般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的伴侶都有如下特質:

1)穩定而又溫和的個性;

2)一夫一妻制的堅實擁躉者;

3)喜歡婚姻生活,喜歡安定感;

4)負責任的生活態度,同時也有能力負責任;

5)內心裡有很多的安全感,對自己和生活都有確信感。如果你自我評估發現自己就是這樣的人,而你的伴侶又有一些上述的特點,那麼很可能他就是邊緣性人格障礙。很可能你們已經順利地度過她的情緒起伏期,也有可能你們還正處在煎熬中。

通常來說,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患者,需要有一個穩定的人,連續三年給他抱持性的愛和關注,那麼他就可能會好轉,恢復情緒的穩定,達到真正的自尊自信自愛,此時他會變得非常有魅力,是一位非常好的愛人。

如果你新交往的女朋友,看起來就像是邊緣性人格障礙,那麼你就需要評估自己是否具備以上特質,以及你對她的愛,是否能深到願意堅定、穩定地抱持她三年的時間,不管她怎麼鬧,怎麼若即若離,怎麼變化無常,你都願意一直耐心地站在原地,看著她,愛著她,不離不棄。

如果你發現自己可能就是邊緣性人格障礙,但是又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那麼建議你從現在開始,首先在心理種下一棵「我現在的內心狀態並不是健康的」的種子,然後在生活中注意觀察自己的行為和反應,多做與自己連接的工作,尤其是停止頭腦里對自己的批判,方法是:
那聲音出來的時候就無視它,不回應它,只是看著它,不久你頭腦里的聲音就會消失,你的內心會逐漸恢復寧靜。在寧靜的基礎上,其他的症狀才有得到緩解的可能——重要的是你需要時刻提醒自己:被愛的感覺和安全感,來自於你的內心,而不是外界的任何人——雖然你此時感覺不到也無法認同這句話,但也請硬性地把這句話植入到你的頭腦里。

同時你也需要至少有一個可以安全地袒露自己的朋友,而你的朋友是足夠健康的,讓她來陪伴你,給你穩定的抱持性環境。

在臨床的心理諮詢工作中,面對邊緣性人格障礙,諮詢師會放下所有療法,而是以自己整個人來給她做治療,用健康的親密關係中會有的:無條件關注、穩定的抱持、真誠而開放的內心、溫和而堅定的拒絕等因素來使治療向前推進。

最後,我個人常常會質疑一些心理學中的病理性命名,總覺得「XX症」的名詞,會不由得就給人很大的心理壓力。
比如邊緣性人格障礙,其實只是內心裡的空洞太大了,才導致在行為和情緒上有這麼多的問題出來,在我看來那還沒有上升到「病」的程度,起碼當事人還是有自知能力的,不影響正常的生活,並且她們往往都有著某方面的才華,非常出色。

如果什麼時候,「邊緣性人格障礙」一詞,變成了「自我困惑」、「內心空洞」或「情緒困擾」等更中性一些的詞來表述,就好了。

文章來源:說不是罪

了解更多:http://www.twword.com/wiki/%E9%82%8A%E7%B7%A3%E6%80%A7%E4%BA%BA%E6%A0%BC%E9%9A%9C%E7%A4%99